- Jun 30 Wed 2021 06:03
國健署推健康提問單 幫助醫病雙向溝通 看到醫生問不出口 健康提問單幫一把
- Jun 29 Tue 2021 04:54
幼稚園學童遊學遭網友質疑坐飛機會很吵,同機乘客出面帥氣打臉酸民
- Jun 03 Thu 2021 02:28
不斷帶回又走失,鄰居熱心協助顧失智翁平安回家
- Jun 02 Wed 2021 06:02
高階健檢能夠有效在早期篩檢出癌症
癌症已經連續30多年嬋連國人死因第一位,其中又以肺癌位居第一名,其次依序為肝癌、大腸癌、胃癌及口腔癌,新光醫院副院長高尚志表示,癌症在長到1公分之前,往往要經歷9~10年的時間,但由1公分長到10公分,則不需要3年的時間,一旦腫瘤大於1公分,處置起來就相當棘手,及早發現才能有挽救機會,但很多癌症在初期都沒有症狀,唯有靠定期體檢才能及時揪出癌細胞,沒有健康,坐擁再多財富,到後來都是一場空。
新光醫院在台灣醫療科技展與本報合作舉辦一系列「新光健康樂活達人講座」,昨日高尚志副院長與現場民眾說明國人常見的癌症,並分享民眾可以如何運用高階健檢,為自己健康把關,現場民眾反應熱烈。
- Jun 01 Tue 2021 22:55
乳房良性腫瘤要不要切? 「真空抽吸」術隔天可上班
31歲黃姓女子日前洗澡時,摸到左乳房有個2公分小腫塊,嚇得趕進到台北慈濟醫院看診,經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陳彥志超音波檢查後,發現除了腫塊外,還有兩個約1.5公分的小腫塊,切片檢查確診為乳房纖維腺瘤,即為良性腫瘤。黃女擔心未來腫瘤增大,但又不想要開刀留下疤痕,焦急地問「我該怎麼辦才好。」
陳彥志解釋,通常乳房出現腫塊,約有90%是良性的,只有10%是惡性腫瘤,常見的良性乳房腫瘤有「乳房纖維腺瘤」、「乳房纖維囊腫」、「乳房囊腫」三種,其中又以乳房纖維腺瘤最常見,好發於15歲到35歲的女性,形成惡性腫瘤機率不高,定期追蹤即可,但多數人還是會煩惱不知道是否該切除。
- May 17 Mon 2021 00:54
轉貼:關鍵25度!氣溫每上升5度 冰品銷量增1成
- Apr 26 Mon 2021 12:42
轉貼:超速處罰被撤銷的原因竟然是這個?帶你快速認識黃昏症候群
去年9月新北市一名男子在行經宜蘭新澳隧道時,突然加速踩油門,並超速離開隧道,當時被裁罰8000元及吊扣牌照3個月。後來男子不服裁判便上訴,向法官說明當時是因為車上的父親對突然暗下來的隧道光線不適應,才導致「黃昏症候群」發作,男子為了不影響其他人的安危選擇不在隧道中臨停,因而選擇超速離開,希望能快點安撫爸爸。後來法官判定這屬於緊急避難處理措施,因此撤罰。
黃昏症候群
- Apr 23 Fri 2021 00:28
轉貼:南部空品差! 巨大乳突狀結膜炎激增
進入秋冬季節,南部空品差、PM2.5濃度高,最近醫師也收治了不少眼部巨大乳突狀結膜炎的患者,國內的研究也發現,暴露在PM2.5環境下的老鼠,短短五天就會引發肺部發炎以及結膜炎疾病,而進一步餵食中藥黃耆萃取物竟可以改善病情,醫生表示,應該是黃耆里頭有清除自由基的活性成分,因而改善病況。
高雄一名30歲的何小姐,眼睛紅很癢頻頻流淚,扳開上眼皮,眼瞼板很多結膜乳突,就醫時雙眼視力只剩0.5。另外在屏東小琉球,82歲的老先生也得了巨大乳突結膜炎,高雄林園兩歲男童的下眼瞼出現同樣病況。
- Apr 13 Tue 2021 06:22
手機突爆炸…他驚醒:床頭一團火在燒!三星親上火線回應了
爆炸事件重演?兩年前三星推出的Note 7屢傳爆炸事件,延燒到世界各地,甚至被機場禁止帶上飛機,重挫三星形象。然而現在又有網友控訴,自己拿的三星手機突然爆裂自燃,「床頭一團火在燒」,讓他直呼太可怕。
一名網友今在批踢踢實業坊(ptt.cc)PO文表示,自己一大早還在睡夢中,「半夢半醒間聽到輕微爆裂聲,睜眼一看床頭已經一團火在燒」,「從來沒想過這種事會發生在自己身上...」,將火熄滅後,網友上前查看手機,手機本身沒事但背蓋已彈飛,電池也消失無蹤。他推測原因應是「電池先爆炸彈出,然後引燃旁邊的衣服跟床單」,現場一片狼藉的景象十分嚇人。
- Apr 11 Sun 2021 00:39
姐姐出意外想請假 老闆冷回:誰收店